在深圳好盈科技的生产线上,一场关于工业软件的变革正悄然发生。曾经被海外产品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,国产工业软件开始崭露头角。这家专注于无人机动力系统制造的企业,在引入中望 CAD 等国产软件后,成本发生了惊人的变化,直接降至欧美产品的十五分之一。不仅如此,国产软件在操作习惯和资料兼容性上的出色表现,让信息部经理温志亮惊喜不已,企业再也不用陷入 “几人共用一套软件” 的尴尬境地。好盈科技的转型,犹如一面镜子,清晰地映照出中国制造业在成本压力与安全焦虑下的共同选择。
成本革命:从 “用不起” 到 “软件自由”
长期以来,国际工业软件巨头凭借其技术优势,采用高昂的订阅费模式,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以欧特克 CAD 为例,其不菲的年费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。然而,在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下,政策补贴与本土化服务形成了强大的双重杠杆,助力企业实现从 “用不起” 到 “软件自由” 的转变。
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减轻了成本压力。在龙岗区,针对数字化转型的扶持政策力度十足,企业在采购国产工业软件时,能够获得大量补贴,实际支付成本相较于国际产品大幅降低,甚至仅为零头。这使得国产软件在价格上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,让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软件服务。
云化模式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。数巧科技的云原生 CAE 平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以往,企业要使用高性能的 CAE 软件,需要投入数百万资金购置高性能服务器,这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。而数巧科技的云原生 CAE 平台,通过 WebMesher 等工具实现轻量化应用,企业无需再进行高额的硬件投入,只需按需付费使用云端服务,就能满足自身的设计需求,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和成本。
国产软件在效率提升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。青翼工业软件为半导体零件商开发的智能引擎,将数控编程时间从 16 小时大幅压缩至十分钟。这种效率的飞跃,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。在过去十年间,该半导体零件商产值增长了十倍,而工程师数量仅增加了一倍。效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,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。
安全破局:自主可控的生死棋
随着国际局势的波动加剧,“卡脖子” 风险已从潜在威胁变为现实挑战。在 CAE/EDA 市场,中国曾面临着严峻的局面,90% 的市场份额被欧美企业垄断,研发设计类软件国产化率仅为 5%。这些软件的底层代码如同黑箱,一旦遭遇国际形势变化,企业的研发设计工作将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然而,中国企业并未坐以待毙。前沿动力公司耗时 18 年,精心打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AE 平台。该平台实现了 99% 的代码自主率,成功打破了国外在气动仿真、燃烧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封锁,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南京翼辉信息的 SylixOS 操作系统更是驱动引力一号火箭升空,这一壮举充分证明了国产工业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,让我们看到了国产软件在关键领域的强大实力。
央企带头采购国产软件的行动,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通过 “产用协同”,逐渐构建起新的生态体系,有效扭转了企业 “不敢用” 国产软件的恶性循环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,实现软件的自主可控,不仅是保障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,更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举措。
技术进化:AI 与场景的弯道超车
国产软件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替代,而是积极借助新技术,不断重构自身的竞争力。
在 AI 赋能方面,羚数智能基于书生・浦语大模型开发的工业 Agent,将老师傅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智能体。这些智能体能够快速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业问题,效率提升数倍。以往需要人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,现在通过工业 Agent 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完成,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决策水平。
在场景深耕方面,蜂巢工软联合好盈科技,针对光伏储能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独特需求,开发了 150 余个优化场景。这些场景的优化,使得国产软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,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在生态整合方面,索辰科技并购力控科技,打造出 “CAE+SCADA” 链条,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贯通。通过这一链条,数字孪生体能够与实时数据流交汇,企业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,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产品质量。
政策的东风已经吹起。工信部明确提出,要在 2027 年完成 200 万套国产工业软件的更新目标,南京等地更是设立了超过 10 亿元的专项基金,大力支持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。在成本账本与安全账本的双重倒逼下,企业拥抱国产软件已经不再是可选项,而是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必由之路。这条道路虽然充满挑战,道阻且长,但它恰恰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核心命题。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我们才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,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九河云以'技术+生态'双轮驱动,为制造业提供全周期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联合华为及国产ISV厂商,为企业精准匹配CAD/CAE/EDA等国产工业软件替代方案,实现智能设计、生产流程优化及管理系统升级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