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生山核桃加工厂数字化:果仁饱满度 AI 分拣系统与古法炒制火候智能调控实践
2025-09-03

在浙江临安的野生山核桃加工厂,清晨的生产线已忙碌起来。高光谱相机与 AI 算法正筛选山核桃,同步智能炒货机按曲线控温,这是山核桃加工数字化转型的场景。传统加工依赖人工,效率低、品质不稳定,数字化技术破解了这些难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AI 分拣系统是品质第一道防线。野生山核桃外壳坚硬,人工难辨内部品质。该厂引入的 Specim FX17 高光谱分拣设备,用 “光谱指纹” 技术穿透外壳,在 900 - 1700nm 波段识别果仁饱满度、霉变等。配合合肥锐泽的多光谱 AI 精选机,720° 无死角扫描,0.1mm 级缺陷都能检出,内部缺陷剔除率从人工的 60% 升至 99.9%。Robotic 分拣机械每小时处理 5000 磅,是人工的 5 倍,原料利用率从 70% 提至 92%,年省原料成本超 300 万元。

古法炒制智能调控系统保留传统风味。基于 30 年经验,将 “旺火烘壳、文火焗仁” 转化为参数。许昌智工的电磁炒货机控温精度达 ±1%,按山核桃特性分三段调控:180℃高温烘壳 3 分钟,150℃中火定型 8 分钟,120℃低温锁香 5 分钟。设备的 PID 算法实时调温,翻炒机械手模拟人工 “搭、捺、抓” 动作,让每颗山核桃受热均匀。对比显示,智能调控后焦糊率从 15% 降至 2%,果仁完整度提升至 95%,且保留古法的坚果焦香。

数字化带来显著效益。AI 分拣让用工减少 60%,智能炒制实现无人值守,综合能耗降 18%。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品质追溯体系,消费者扫码可看分拣数据和炒制曲线。2024 年该厂高端礼盒溢价达 35%,复购率提升 22%。当地十余家加工厂效仿,推动临安山核桃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。

数字化不是取代传统,而是用技术传承工艺。AI 分拣系统延续 “优中选优” 标准,智能炒货机量化老师傅经验。这种模式为特色农产品加工提供借鉴,让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活力,守护风味与文化记忆。

九河云以'技术+生态'双轮驱动,为制造业提供全周期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联合华为及国产ISV厂商,为企业精准匹配CAD/CAE/EDA等国产工业软件替代方案,实现智能设计、生产流程优化及管理系统升级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